close

  因為公司老闆很用心在經營團隊,對於一定職等以上的人員,納入公司每月一次的讀書會當中,每年度讀一本(還是多本?)好書,共同分享心得,提升人員的心理素質。
  之前,都是「主管職」才需要加入,這次人員大幅增加,還分組,輪留主持。 所以,我也被加入了。

  趁著今天早上有空,趕緊找時間將第一個月要分享的內容 --- 【第一部、職場基本能度與信念】幾個章節快速讀過,
  將心得記錄下來,以便讀書會時,需要時可分享。

  當然,這只是個人的心得。適當不適當,就另當別論了。


底下內容,是就書中內容直接寫下心得。因此書中的內容不再節錄。

 

一、豆芽現象

紮實的學習,要如何才能達到?
 1、教育訓練
     雖然大部份的員工,可能都是在校本科畢業,或是在之前的公司有相關的經驗,才被錄取到現在的職位。但是難保有人是有或多或少的「豆芽現象」,公司、主管如果能夠加以觀察(面試時如果能得知當然最佳),並加以協助將不足處補上。
     實行上,員工可自學(除非學習能力很強、自我要求佳者,要不然通常效果普通,有時還不了了之)、公司外請或請員工開課教授(看教導的人的功力,以及有沒有給作業與實做,要不然很快學過又忘了)。
     我個人是覺得啦,「師徒制」真的是比較好的方式,學得較精,經驗也都能傳承。當然,學的人真的要充份尊敬這位「師」。我們看業界一些機車與汽車修配廠、精密機械作業...一直到我們熟知的「醫界」,都是採「師徒制」。老師說一是一,說二就二,畢恭畢敬。但是,學到的東西真的最多,傳承也最精實。不像其它行業,每過一手可能就lost一些,學到的都是皮毛而非精髓。
     當然,一定有人會問「如果公司沒有『師』的話,怎麼辦?」那就是公司的責任了,公司要想辦法把「師傅」找來、培養出來,乃至於挖來。
 2、經驗的傳承與累積:很多經驗都沒有「文字化」,只留在老經驗的人腦中,那他離職了或退休了,就跟著帶走了。後面接手的人,又要重頭再摸起,很容易出現重大的錯誤與trouble。
     如果能夠固定請大家將本身的經驗整理成文件,必要時公司花小錢請他開課分享,對於整個團隊的「提升」與「穩定性」,比起花那些鐘點費來說,實在是划算啊!這些文件、上課錄影內容,將會是很珍貴的資產,幫助新進、後來者快速進入狀況,且能夠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,看得更遠」,能夠更有心力去思考、創造更好的方法與作業模式,來提升效率。

「變」就是好嗎?老方法就比較差? 不見得。
 像是煮豆漿,不管是量大量小,我覺得還是老方法(磨豆機磨碎、鍋子小火煮、不斷的攪拌以免「夾鼎」而底下焦掉)煮出來的較道地。比起用果汁機、慢磨機處理過的,我覺得老方法還是最好。
 若是能夠去蕪存菁,將好的菁華留存,再加上新創新、改良,才是好的做法。
 否則,如同 Microsoft Windows ,將「開始」鍵移除了,結果讓使用者「找不到」應用程式(或者說,不容易找到),最後還是又把它加回來。

先求穩,再求快;先求精,再求大
 康爸是從事 IT 的工作,開發資訊系統、作業時,到底是要求快,還是求精呢?
 (老闆:給我又快又精最好!)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時,以何為優先呢?  有的同事總向主管說他能夠很快速的拉取結果,真的也是很快!但是,他的程式只有他能維護,別人看不懂,這樣好嗎?萬一出錯時,那就是災難的開始,因為看不懂、摸不清,怎麼改?改了東邊可能換西邊錯,永遠搞不定!!!要快,也快不起來。(所以,就準備挨罵吧!)
 如果從一開始,就思考到將來,那不就不會發生這樣的狀況。就像中庸所述:「凡事豫則立,不豫則廢。」
 

二、人兩腳,錢四腳
※讓我想起人家寫的一段話中的一小段「嫌自己賺不到錢? 先讓自己值錢!
 的確如此,值錢就不用怕賺不到錢。如作者所說。  也是主管們一再強調,「Mindset」的問題。

此外,

先有義,才有利
 《孟子》中有三辨四養,其中第一項就是「義利之辨」。這是現代的人與公司主事者,都必須要一再灌輸的觀念。
 對個人來說,
 1、對自己的工作有義、對公司有義(子日:為人謀而不忠乎?) 把工作、本份都做好了,才有資格、機會談到加薪、升職。
 2、對朋友、同事有義(樂於助人) 自然左右逢源,事事順心,步步高升。
 3、對自己有義(對得起良心) 自然問心無愧,身體健康。
 

三、年輕人的資產與負債
年齡不是問題、資歷也不是,「態度」才是 
 年齡輕不見得就不穩重,年紀大也不一定就穩重。只要有好的態度,到哪裡都是很受觀迎的沒錯。
 孔老夫子入太廟,也是每事問。因為這樣他才會比別人學得多,也許他是在執疑禮,但也不輒是不恥下問。

 現在呢,大部份的人當了大半輩子(有的是一輩子)的人,卻一直沒有學會做人。  (康爸本身就是如此)

「主動加班」的問題
 每個人,應該從一早開始,就抱持著「如何能在正常工時中將事情做完」的心,才會將效率展現,並且會思考如何加快自己工作的方法。例如,當天晚上有事一定要準時下班時,當天一定卯起來趕快將事情用最快的速度完成。 什麼事情可以設定電腦排程來執行、作業模式與方法要怎麼改善才會更快‧‧‧‧‧‧等等。
 並不是每個加班的人,都是效率最好的人。 以前的公司,對於加班申報管制還很鬆散時,大家如果晚上沒什麼事,也許有的人(真的只是少數人)白天就慢慢做事,晚上也許來加個小班,一個月下來也不無小補。反而是有些人,他不想加班,所以每天都在想怎麼把事情趕緊做完好趕快下班。
 結果就是,能力越強的人越少加班(領越少就對了)。這樣子久而久之公平嗎?  當然,能力強的人也不會被埋没,因為他後來一定較快加薪、升職的。

如何讓一個人「提早老成」
 這需要在職場上,有一個好的職場教練,或職場導師。 但是,真的很難遇得到!

投入多的心力在工作上之外
 在家庭、子女、健康及至於心靈成長上,真的都要兼顧,缺一不可。這些都是人生的功課。
 任何一項不完美,或是沒有照顧好,將來都會是人生的缺憾,或是讓我們覺得「再怎麼賺也不夠花」。(社會上的事例很多,不勝玫舉,就不贅述)

 

四、公車理論
及早培養實力,等待機會的降臨
 《周易·系辭下》:「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。」  《禮記·儒行》: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。」 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,沒準備好機會來了也是別人的。

等待機會,不如創造機會
 曾經看過一本書有寫到,如果你在這個比賽贏不了,那何不自創比賽規則,讓自己能贏呢? 要怎麼做? 就是「創新」,選一條別人沒走過的路先走,當然你就成為領先者。不過,創新並不容易,因為那不是由1到100,而是由0到1的過程,從無到有最難了。

 

五、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
工作上「遠慮」的作為
 首先,要將自己的工作排程,並且很有紀律的,努力去達成每一個 milestone 。 (這也是康爸最缺乏的部份,哈哈!)
 另外,要透過共同討論,過程中要捐棄成見,共同找到最佳方案(而非自己最愛的方案),然後共同去執行它。

 

六、大者恆大
創意(跳脫現有框架)
 我們看到各行各業中,有很多原本規模最大的業者,意氣風發。但是卻因為某項創新跟不上,數年之間灰飛煙滅(這麼說是有些太過,但真的很像),像 Nokia 就是如此。可見得,「好的創意」真的很重要。就像前面所講到的「等待機會,不如創造機會」那段當中所寫的。新進、規模小的業者,也唯有用好的創意,或更好的研發技術,才能有機會迎頭趕上乃至於超越現有王者。
 例如,巨人的力量很大、步伐很大,你別想和他比拗手把(拗手扳)、賽跑,你可以和他比賽抓螞蟻,或躲貓貓,那就能翻轉優勢。

將自身優勢加以精進、不斷提升,將缺點減少,自然有出頭的一天

 

七、簡單就是美
「簡約」就是最好的特色
 老子《道德經》:「五色令人目盲,五音令人耳聾,五味令人口爽,馳騁田獵,令人心發狂。」功能不是多就好,多了反沒有特色,失去吸引力。蘋果 iPhone 手機,就是以操作界面「簡約」著稱(康爸是沒用過蘋果產品啦)。大家 Rap、搖滾聽多了,還是覺得「民歌」比較耐聽,因為簡單、舒適,還是最符合人的本性。
 產品也是一樣,消費「最需要」的功能加強了,這最重要,其它的就只是稍稍輔助、加分,不用太著墨,否則只是讓消費者更無法了解你的特色。前陣子才看到一個節目在介紹日本家電品牌三洋 SANYO(相信很多和康爸一樣年紀的人,對這個名字一定很熟悉。雖然忘了是否有用過它的產品。) 它,已經走入歷史(我還一直以為它還有產品出來呢),請看
http://www.techbang.com/posts/21735-sanyo-into-history
 報導中說,很多年前,三洋花了很多精力,去研發許多功能加到一台洗衣機上(因為他們本身就有很強的技術團隊)。但是因為功能太多導致成本過高,推出市場時大部份的人還是覺得只需要使用那少數幾個功能(你用洗衣機,真的只是為了那少數幾個功能沒錯吧!),結果銷售得很差,這個產品就因此失敗了。
 所以,要怎麼做到「內部複雜,外部簡約」,那才是真功夫。

亮點
 雖然現在的商品,大多標榜功能越來越豐富,但是其實功能的需求真的是因人而異,初學(用)者、業餘者、職業使用者,所需要的功能可能都不同。對於初學或初用者,你給他滿漢大餐級的功能,他恐怕也會吃不消。所以像康爸用的數位相機,同時間發售的品項就有十來種,為的就是符合不同消費群的需求。其實,會拍照的人,用手機也能拍出不同凡響的照片(當然照片無法放大成大樓外強那種大廣告)。
 但是,這麼多功能中,一定有「少數幾個」是產品新推出時特別要強調的,而這些就是它的「亮點」。而且一定讓該領域的人,一看就會「眼瞔一亮」,例如相機畫素超乎想像的躍升、ISO(感光度)大幅提升、‧‧‧‧‧‧懂相機的人就知道。光是這個「亮點」,就有多少人願意讓錢包中的「小朋友」出走。

 

八、自卑與超越
主管對員工的「心理」引導
 身為主管,對於各式各樣特性的下屬,絕對不是「一而教之」,而是要因材施教,適材適性的引導。尤其心理層面的引導做的好,那下屬才會「全自動」。要不然,來幾個「半自動」、「不自動」那你就累垮了。
 早早以前,康媽還剛畢業時去一家與日商有合作的通運公司上班,每天早上他們都要集合「精神喊話」一下(有看過日本劇的也許有看過),就是大聲的自我鼓勵一下,達到心理上的強化效用,聽說這樣很有效,但對於台灣的員工,不知道效果如何。其實主管的言談中,對於下屬的影響是很大的,要特別注意到。 (ㄟ,偶不是寫給偶主管看的)

關於「自卑」
 自卑真的是人人都會有。但是想想看,我們國中時,女孩子只要「胸前偉大」,原本是他的特色,卻因為被同學嘲笑的言語,搞得很自卑,結果反而走路都駝背了,高個子也是。所以,只要把自己的特點發揮成優點就好了。 NBA金州勇士的 Stephen Curry並不高,但是他利用矮個的快速、靈敏,再加上苦練的各種出手角度,才造就了現在的傳奇。(當然,沒有他的這些隊友,也不可能走到現在,50勝了喔!)
 但是,要如何找到,如何發揮自己的特色,真的要自己好好的去思考與下功夫,將特色加強、強化到成為優勢。

主管的功能
 主管當然就是促進團體的互補,使大家相互的成長,共同創造整個團隊的成功。如果只是少數人成功,一直都如此,那麼可想而知,不久之後團隊就不再是團隊了。

 

九、職涯成長的認知與突破
有的人適合專業職,不適合主管職
 如前所述主管的功能。有的人真的只能「做好自己」,那千萬別讓他帶人,要不然他爭功奪果,或是不懂得圓融協調,只會讓這個團體佈滿了炸彈、地雷,搞得烏煙瘴氣。

一個人應變能力的培養
 1、見賢思齊,見不賢而內自省:別人有好的、不好的,要自己時常假設性思考「如果是我,要怎麼做才會好」。當有一天事情上門時,才不會措手不及。
 2、運用資源:多增長知識、多認識人,將來有一天也許都會用上。
 3、心念(念茲在茲):當你心念專注時,自然能夠找出更好的方式。

不患人之不己知,患不知人也
 在下位的人,只需要盡好本份,充實自我,就不用怕別人看不見自己。
 在上位的人,要能識人,做好團體互補、引導提升的工作,底下人提升了,你自然也提升了,不用怕。(水漲則船高)

組織輪調
 當一個人到某個等級時,再上去可能就要跨領域的領導,若是他對於其它的業務都不熟,恐怕上去後很難馬上上手,壓力也會很大。所以,有些優秀人才應該可以在組織中輪調,如果他真的都能很快的適應且做得好,那才是真的可造之材。
 而且,有了組織中的輪調,才能真正學會異位/異質思考,產生同理心。各單位間的合作,應該會更加的提升。

 

以上,參參差差、拉里拉雜的寫了一堆,只供自我的記錄用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來自大海的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